自2008年、2010年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县光荣称号以来,陆河县大力发扬光荣传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拥军活动,与驻军官兵一道,共建生态文明和谐美好家园,演绎出一曲曲感人肺腑的鱼水新歌。 “三纳入”共建军地双拥 为切实落实好双拥政策,该县把提高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摆上重要议程,常议常抓。做到“三纳入”、“四抓” “四有”、“四落实”, “三纳入”:即军地双方将双拥工作纳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部队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工作检查考核的主要项目。“四抓”: 即党政军“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双拥主管部门经常抓,相关职能部门配合抓。“四有”:即有组织机构、有计划部署、有共建制度、有专人负责。“四落实”:即全县乡镇、县直单位和驻军部队都成立双拥工作领导组织,做到机构、编制、人员、经费落实,建立健全双拥工作四项规章制度,建立县委常委会议议军制度,研究解决涉军和武装工作重大事宜;建立县军地联合办公制度,加强沟通联系,互通军地情况;建立走访慰问制度,每逢“八•一”和春节等重大节日,该县委、县政府领导通过“走出去”到驻地部队慰问和将部队首长“请进来”召开座谈会的方式,与部队官兵广泛接触。 重投入拥军优属见真情 该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双拥工作的新途径和新办法,不断加大投入,关心支持国防建设,使双拥工作呈现出八大亮点。 一是投入1000多万元改造和建设部队营房、道路、训练场地及器材,完善配套两个灯光球场,新购置消防专用车2部,综合训练馆一个。人事部门100%安置随军家属7人,县教育局部门100%优先解决驻军部队随军子女入学、转学、入托录6人。该县武警中队、消防大队用电实际支出电费由县机关事务局缴纳。二是每年需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按照“一分不少、一天不拖、一个不漏”的原则,保持义务兵家庭优待金、“三属”、残疾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复员军人、参战涉核、60周岁农村退役士兵生活补助等各类优待抚恤定补标准随经济发展适时增长,从制度上保障优抚对象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同步提高。三是3年来100%安置转业、复员士官34人,组织212名退伍军人参加技工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训。四是专门出台了进疆进藏士兵安置补助优惠政策,使守卫在祖国疆域的陆河籍战士深受鼓舞。五是先后出台了《陆河县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细则》等文件,对重点优抚对象实行医疗补助、大病救助,并将没有参加医疗保险的优抚对象纳入新农保,推行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解决了优抚对象“看病难”问题。六是坚决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确保维权工作有人管、有人办。七是投入20万元新建立了复退军人服务中心,加强了复退军人的信息联系交流。八是投入1000多万元建成了面积200亩的陆河县新田激石溪烈士革命纪念园,已集中安葬零散烈士纪念墓790多穴,并以此为依托运,将其打造成广东省干部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汕尾市党员教育基地,陆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拥政爱民写新章 驻地部队积极开展 “第二故乡”服务活动,积极参与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抢险救灾诸多方面,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县人武部队出色完成“粤联—13•汕尾”军地联合实兵演习重大演训任务;每年100%完成全县征兵任务,无一退兵现象发生;县消防大队积极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不定期在学校、工厂和机关团体举办消防知识讲座,累计受教育人数达3000多人,还积极参加灭火救援战斗,坚持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对重点单位和重要场所坚持严防严管,灭火成功率达到100%,确保了全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县武警中队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每年派出优秀官兵帮助河田、陆河、河口、水唇中学完成学生军训任务,主动配合政法公安部门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共创社会和谐稳定。 与此同时,驻地部队还积极参加全县生态文明建设,主动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勇于承担地方急难险重任务,特别是驻地遭受到历史罕见的强台风“尤特”、“天兔”影响后,驻地部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紧急出动民兵1150余人次,昼夜奋战,共转移受灾群众20000多人,营救被困群众100多人,转运物资120吨,保证道路、信息通畅。 作为有着革命光荣传统的陆河,眼下,该县正在积极创建双拥模范县,向实现“三连冠”目标冲刺……(记者 洪广凭 通讯员 邓伟略 彭伟泉)
|